發表於 2007-3-6 21:48:24

基因治療新突破!基因轉殖送入癌細胞殺癌 2003/03/08 ETtoday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基因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未來新趨勢,也是醫學界努力的目標,國內醫療團隊進一步以基因治療結合核子醫學分子造影,成功的在動物實驗中,直接以核醫造影清楚的看到腫瘤幾乎完全消失,而不必讓治療者忍受切片等侵入性檢查的痛苦與風險,並減少誤判率,使未來基因治療的應用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這一項研究由台北榮總核子醫學部、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陽明大學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進行,並成為中研院基因體國家型計畫之核心設施,購置動物用微正子電腦斷層掃描(animal/microPET),對後續基因治療的研究進展,將有很大的助益。
8日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行正子斷層掃描基因探針核心設施啟用暨開幕典禮,以及核醫分子醫學影像研討會,主要探討活體基因表現分子影像」。
台北榮總核醫部主任劉仁賢表示,目前基因治療的研究可分為三大類,包括遺傳疾病、癌症、非前兩者之組織缺陷等。結合核子醫學分子造影的基因治療研究目前主要針對癌症的基因治療。簡單來說,就是用「自殺基因」讓癌細胞「自殺」,但對正常細胞沒有影響,而治療之後的癌細胞是否消失,不必以侵入性方式例如切片等來檢查。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gene.jpg這次成功的研究,是以反轉錄病毒為載體,將皰疹病毒胸線嘧啶激酶基因(HSV-tk,可以將治療藥物累積在含有該基因的癌細胞中)載入,再將基因轉殖送入癌細胞裡,形成癌細胞的「自殺基因」,送到小老鼠大腿外側,等而細胞生長2、3周後形成小腫瘤,再注射標有放射性同位素的FIAU(核酸的類似物或衍生物,可使癌細胞在核醫分子造影下顯現影像),以加馬攝影機進行核醫分子造影。
結果顯示,在給予前驅藥物(經作用後成為治療藥物)第6天之後,核醫分子造影下可見腫瘤組織很明顯縮小,到第7天後腫瘤幾乎完全消失。
基因治療是否成功可用組織切片來檢查,但組織切片檢查可能會造成患者的身體不適,也會破壞基因產物的組織分佈,而基因產物若非均勻分佈,則可能在切片拾取到為表現或大量表現的部分,造成誤判,所以並非每個受治療者都適合。
而核醫分子造影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可準確評估基因治療的療效,基因的外在表現,及何時是最佳用藥時機,且患者也不必忍受切片檢查的痛苦與風險。
此一研究是國內第一個結合基因治療與核醫分子造影成功的動物實驗,接著將進一步在罹患嚴重混和型免疫缺乏症候群(SCID)的動物身上,進行人類癌症基因治療的實驗(罹患SCID的動物才不會排斥人類的基因),研究團隊將進行腦瘤、鼻咽癌、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等基因治療相關研究。

發表於 2007-3-6 21:48:58

網路追追追�皂絲可以除登革熱? 有影嘸? 2003/03/06 ETtoday 記者林熙祐、鄭仁宗�台北報導
登革熱可以說是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今年的惡夢,網路上盛傳用皂絲泡肥皂水可以殺死孑孓,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查證這個謠言,我們的記者找台大昆蟲系來作個實驗,結果發現濃度0.001%到0.005%都無效,孑孓還是活的好好的,但是當濃度達到0.05%以上時,經過兩個鐘頭後,果然只剩下頑強的一兩隻孑孓,其餘全死光。

雖然實驗證明有效,不過學者卻不贊成用肥皂水殺孑孓。學者考量的主要原因是環保,如果為了殺蚊子,每次都要泡一大缸肥皂水,最後再流入河川,反而會造成河川優養化。不過,如果不是泡一缸,而是少少的一點,肥皂水倒是另有妙用,學者建議用肥皂水殺蟑螂,效果比殺蟲劑還快。

用肥皂水殺蟑螂,做法很簡單,在大約可裝300cc水的杯子裡,滴入一滴肥皂水,濃度大約是0.05%,只要這樣的份量就夠了,不過記得要充分攪拌,然後再裝到噴霧器裡,只要對準蟑螂一噴,肥皂水裡的油脂就可以阻絕蟑螂的呼吸道,讓蟑螂馬上四腳朝天。

這樣做法和殺蟲劑的差別在於,殺蟲劑不一定要對著蟑螂噴,只要噴在蟑螂會行經的地方,等蟑螂走過時,就可以殺死蟑螂,肥皂水則要對著蟑螂噴才有效。

發表於 2007-3-6 21:49:36

螢光鼠 點亮醫學新領域 2003/03/05 蕃薯藤新聞 黃瑞典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今天發表綠色螢光小鼠研究成果,植入螢光胚的小老鼠除鼠毛外,全身都呈現綠色螢光,這技術應用在器官局部壞死的醫療上非常重要,是全新的醫療領域。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mouse01.jpg

發表於 2007-3-6 21:50:31

基因轉殖術 小老鼠發出綠色螢光 2003/03/05 民視新聞邱俊超苗栗報導

最近動物科技研究所利用基因轉殖技術,讓老鼠能夠發出螢光,對於未來醫藥以及和複製技術有重大突破,而螢光老鼠的生殖能力和壽命也都和正常老鼠一樣。

透過紫光燈照射,小老鼠皮膚沒有毛髮覆蓋的部分,明顯呈現綠色螢光,這就是動物科技研究所最近研發成功的基因轉殖技術,動科所表示,螢光是很有效的指標,近來被大量運用在動物科技研究上。

李博士說,基因轉殖其實在複製動物的領域上有很大的幫助,未來不只在小老鼠身上,甚至豬羊牛等高經濟價值的家畜都能成功轉殖。李博士強調,目前胚幹細胞只有在小老鼠身上具有性腺遺傳能力,小鼠胚幹細胞株是目前最成功,也最被廣為應用的動物。

胚幹細胞的研究除了能增加牲畜的經濟價值,未來在動物身上還能複製人體器官,對於醫療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發表於 2007-3-6 21:50:46

賞鳥行�全球僅存2千隻 東方白鸛關渡現身 2003/03/05 ETtoday 記者王以瑾�台北報導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bird-stork.jpg還記得4年前在高壓電塔築巢,曾引發一陣新聞熱潮的東方白鸛嗎?今年關渡自然公園再度發現這個國際保育鳥,東方白鸛目前全世界僅存2千隻,是相當珍稀鳥類,鳥友聞訊後已紛紛趕至,而這也成為鳥界的熱門話題。(圖�彭春夫攝�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一隻屬於珍稀且瀕臨絕種的國際珍稀鳥類「東方白鸛」(Oriental White Stork),是由關渡自然公園義工姜夢童4日在駐站觀察時發現, 東方白鸛(Oriental White Stork),學名為Ciconia Boyciana Swinhoe,是列名「華盛頓公約組織」的國際性保育鳥類,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則將牠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目前全球只剩2千餘隻,保育重要性與黑面琵鷺相當。
關渡自然公園表示,這隻初來乍到的東方白鸛成鳥羽色漂亮,看起來健康良好,至於牠會不會不尋常地停留在關渡或只是過境,園方也會繼續追蹤。
東方白鸛的原產地和繁殖區主要位在西伯利亞東南部和中國東北方,冬季則在中國東南方和南方渡過,也有少數會停留在韓國或日本,惜因濫捕而絕跡。其嘴粗厚且黑、長而尖,眼睛周圍及長腳呈紅色,在停棲時,身體的前半部為白色,後半部為黑色,前頸下部有膨鬆羽飾。飛行時,除飛羽黑色及內側雜有銀白色羽緣外,其餘部份皆為白色,以魚、貝、兩棲和甲殼類為主要食物,關渡自然公園的濕地環境可提供其食源。
東方白鸛的成鳥身長約110公分,展翅後可長達200公分,屬大型飛鳥,飛行時大多以滑翔的方式飛翔於空中,在關渡自然公園上空飛翔時很是壯觀,還會引來沼地猛禽澤鵟與之同飛。
鳥大巢也大,東方白鸛的鳥巢以大出名,巢的直徑可達75到100公分,通常單獨出現於沼澤、河口、湖池及濕地,根據台灣鳥況紀錄,北台灣的社子、松山機場、三芝、五股、新竹香山及蘭陽溪口、大肚溪等地都曾有牠們的行蹤,停留在關渡的這隻鳥是否為去年冬天停留在宜蘭的同一隻,還待確認。
這隻東方白鸛的到來,讓鳥友非常興奮,但同時也勾起4年前的傷心事,當時有2隻東方白鸛在關渡地區高壓電塔築巢,直到巢內的枯枝落下造成高壓電線跳電,牠的行蹤才被發現,但後來其中一隻鳥因撞飛機不幸喪生,另一隻隨後也不明死亡,這樣的結果讓愛鳥人士傷心好久,也引起社會極大的關注。

發表於 2007-3-6 21:51:13

四大謎團大白於世 高科技揭秘明孝陵 2003/03/04《揚子晚報》宋麗雲 今年6月,南京明孝陵“申遺”將迎來“大考”。這一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同朝代帝陵群能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一直困擾世人的幾大謎團能否被解開,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mausoleum01.jpg 早在1997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中山陵園管理局就開始對明孝陵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研究,6年的時間,眾多的謎團一一被破解。而在這當中,磁法、GPS定位系統等諸多高科技手段大發“神威”,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大謎團大白於世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建築,但其地宮的具體位置在哪里,眾說紛紜,史無定論。加之朱元璋下葬時曾有13個城門同時出殯和葬于南京朝天宮、北京萬歲山等民間傳說,因此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也成為數百年來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謎團。
為了弄清歷史真相,研究明代第一陵的建築規制及其對後來的影響,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和江蘇省、南京市文物主管部門的安排,自1997年起,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對明孝陵進行了長達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首次採用磁法、GPS定位系統等諸多高科技手段,結合傳統勘探方法探測地宮,對明樓四周2萬多平方米的地區進行了探測分析,取得2萬多個資料,終於成功地查明了明孝陵地下玄宮的位置。至此,明孝陵的眾多謎團大白於世。
謎團之一 朱元璋是否葬在獨龍阜?
日前,記者隨主持這項探陵工作的省地震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治天登上獨龍阜,來到寶頂一一揭秘。張工說:他們採用的精密磁測技術是根據物體磁場原理,通過探測地下介質(土、石、砂及人工物質)磁場的空間分佈特徵,根據其空間磁力線分佈圖像的不同,輸入電腦分析,來判別地下掩埋物是否存在及其形制的。
最初的測網佈置乃以明樓為中心。A測網自明樓北的石坎起,直達寶頂頂部。之所以這樣布網是因為多數歷代帝王陵寢分佈的規律:神道、墓道、寢宮都是在一條直線上。探測結果發現這條中軸線上沒有想像中的地下構築物,為此,他們困惑了好幾天。
接下來,他們又沿中軸線東側設了B測網,由於發現了異常向東南延伸的磁導信號,大家方覺“柳暗花明又一村”,增設東南C測網,結果找到了寶城內明孝陵地宮的中心位置,確認朱元璋就葬在獨龍阜下數十米處,而且這座地下宮殿保存完好,排除了過去流傳的地宮被盜之說。  
謎團之二 墓道入口在哪兒?
據張治天介紹,在對明樓中軸線以北的測網資料分析中,並無連續的通道狀異常,相反以東拐向東南的線狀異常。為此,他們手持氦光泵磁力儀進行跟蹤,結果顯示這種隧道狀構築物的異常是連續的,長度達到120米,而且具有一定寬度,內徑為5-6米。同時判斷,該隧道狀構築物的入口之一位於明樓東側的寶城城牆之下。
據對異常量級、形式等多種因素比較,在C測網中還出現了含有磚質材料的特徵,但在A、B測網則很難看出有磚質材料的特徵。按C測網給出的異常位置,經地表調查,在相應的寶城城牆上可看到兩處明顯的張性破裂的裂口和下沉錯位,由此推測這裏很可能就是隧道狀構築物即地下宮殿的入口之一。
謎團之三 墓道彎曲,是岩石“做怪”?
明孝陵與歷代帝王陵寢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墓道彎曲不直。
通過這次探測,結果發現竟是兩種不同岩石所致。明樓以北的山坡,地下由兩種不同岩石組成,西側是下中侏羅紀的礫岩,東側是稍晚的長石石英砂岩。這兩種岩石本身的磁性差異很大,更奇怪的是,這兩種不同岩體的接觸介面,呈南北走向,並且位置也靠近明樓中軸線,開始時被誤認為是墓道。
由於西側岩石硬度強,開挖困難,專家根據寶城內的地質特徵,認為應不排除存在這樣一種可能:當年明孝陵的建築工程主持者已注意到本地岩石性差異,而修改原有的施工方案。
明孝陵地宮確實在獨龍阜下,其墓道偏於寶城一側做法,起因是什麼,目前尚不知,但這種制度一直影響到明代後來的帝陵規制也是事實。如北京明十三陵中已發掘的定陵,其墓道入口便是偏向左側,與孝陵墓道正好相反,它們都避免把墓道開在方城及寶城中軸線上卻是共同遵循的法則。  
謎團之四 表面巨大卵石有什麼用?
在這次探陵中,考古人員還發現獨龍阜山體表面至少60%的地方是經過人工修補、堆填的,寶頂上遍佈有規則排列的大量巨型卵石。
經過研究分析,巨大卵石是當年造陵工匠用雙手從低處搬運上去的,是帝陵美學的要求,也為了防止雨水對陵表的沖刷和盜陵者的掘挖。  
探陵遭遇三大難題
有些對情況不是很瞭解的人,都以為對明孝陵的探測不會太難,以為探測範圍明確。但探測結果發現,實際卻是很難很難。張工說,概括起來有3難:一是明孝陵所在地地質結構複雜;二是明孝陵地面、地下用的建築材料主要是磁性很弱的灰岩,異常信號很小,而地面的各類雜物干擾信號則強很多;三是明孝陵的建築特點與以前歷代帝王陵寢相比,有許多反常之處。  
地宮探測趣事多多
這次明孝陵地宮探測頗有些神秘色彩,其間還鬧出不少“笑話”。主持這項考古工作的負責人賀雲翱先生講,有天晚上,張治天非常興奮地打電話給他,說寶城城牆附近強烈的磁場反映地下有掩埋物,是不是有類似兵馬俑一類的人工掩埋物,賀教授雖覺得不太可能,但第二天還是做了一次鑽探,結果原是前些年養鹿場埋設的鋼筋水泥柱。又有一次在寶城上草叢裏,張工的探測儀有了異常反映,考古隊員立刻興奮起來,紛紛推測草叢裏可能會出現的“寶物”,結果又令人大失所望,原來發現的是六朝磚塊,大家為此不解,寶城裏怎麼會有六朝的文物呢?賀教授解釋道:明孝陵建陵前,山上就有南朝寺廟。  
磁法探陵異常神奇
國外早就有人將磁法用於探測墓葬、窯、沉船、管道等強磁性目標,對異常的判斷主要依賴於異常的大小、磁場方向等變化。所謂磁法,就是通過對磁場的觀測來研究某些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物體,也可以是某種現象。這次探測明孝陵使用的是氦光泵式磁力儀,精度高達0.01nT,而且是自動採樣、電腦處理。考古人員和專家先後在明樓附近佈設了A、B、C三個測網,專家手持磁力儀在測網內不停地、反復地、來回走動,借助GPS衛星定位系統,提取各類資料,結合地面傳統考古勘探,對探測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最終成功地查明了明孝陵墓道入口、墓道的位置和平面形制,並對地下玄宮的位置和平面進行了推斷。這種方法探陵,據張工介紹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如:蘇州真山吳王墓、陝西乾陵武則天墓、南京渤泥國王墓地宮確切位置,福建越王及大臣墓、鎮江地下元明古城等等。 (南京晨報)
城牆下是地宮入口處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mausoleum02.jpg 明樓入口處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mausoleum03.jpg

發表於 2007-3-6 21:51:51

搞裙帶關係的螞蟻 2003/03/04中國公眾科技網 李綺 羅塔•松德斯特羅姆拍攝的“斯堪的納維亞螞蟻”
http://yunol.stes.tc.edu.tw/images/ant.jpg 最近一期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兩名女生物學家閔圖•漢諾能和羅塔•松德斯特羅姆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這兩名科學家指出,搞裙帶關係不是人類這個最高級生物所專有,就是人們普遍認為是無私奉獻和團結協作的螞蟻,也表現出這種帶有自私味道的品質。
閔圖•漢諾能和羅塔•松德斯特羅姆研究了10個名叫“斯堪的納維亞螞蟻”的蟻群,在每個蟻群中放入基因不同的兩個蟻后,讓她們產卵和化蛹。這兩名生物學家發現,兩個蟻后所生卵和蛹成活的數量不同,數量多的是那個與照看這些卵和蛹的工蟻基因相近的蟻后的後代。閔圖•漢諾能和羅塔•松德斯特羅姆認為,這是因為工蟻對這些與自己有親緣關係的下一代更為照顧,看管得更好的緣故,由此她們得出結論:至少“斯堪的納維亞螞蟻”的工蜂也搞裙帶關係,它們通過這樣的手段使與自己基因接近的下一代能更好地繁殖,使自己的基因傳下來。閔圖•漢諾能和羅塔•松德斯特羅姆最後斷言:“裙帶關係是普遍的社會行為”。

發表於 2007-3-6 21:52:05

大自然示警?颱風草僅一褶 2003/03/04 中時電子報 曹以會/台北報導
缺水的夢魘再現,春天盼梅雨、夏天則希望有颱風雨帶來充沛水量。但今年在野外的颱風草只有一褶,這項來自大自然透露的消息顯示,今年能盼到颱風雨協助的機會並不是很高。

因為,根據民間的傳說,颱風草的褶數代表今年的颱風個數,如果今天夏天的颱風真的只有一個,缺水的陰影勢必還會持續。不過,中央氣象局的說,颱風草只是民間傳說,並沒有實證上的資料可以佐證颱風草每年出現的褶數即等於颱風個數。

颱風草是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葉子有點像大型的稻草,別名有很多,例如風颱草、風動草、大風草等,都和風有關,是野外常見的草本植物,生長在中、低海拔的地方。根據不可考的傳說,這種植物葉上的褶痕,一直被認定和颱風有關係。

氣象局資深預報人員指出,幾乎每一年的春天,都會有人告訴他今年的颱風草有幾褶,他也很奇怪,這種植物每年葉上的褶數都不同,但是是否真的就這樣可以代表侵台颱風的個數?這位資深預報人員搖搖頭表示,沒有逐年檢驗過,不知道。

不過,這位資深預報人員指出,大氣與動植物的生長息息相關,先民以颱風草做為預測颱風的根據,並不全然是無稽之談,必定有其道理,不過利用現代的科技及統計學上的計算,預測颱風的能力,當然比颱風草有效,民眾最好還是多注意氣象局對天氣的預報。

根據愛登山的民眾指出,颱風草相當常見,不但每年葉上的褶痕數不一樣,有時候同一年但是不同地區出現的颱風草,葉上褶痕也不相同,很難去判斷到底颱風草和颱風到底有沒有關係。

發表於 2007-3-6 21:52:22

過重影響腦血循環 美研究:男人變胖會變笨2003/03/03 ETtoday 記者呂亞樵�編譯
肥胖除了影響人體健康,最近還有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男性體重過重還有可能因為影響腦部血液循環,降低智力,使人變笨,這一份研究同時發現,一樣是體重過重,肥胖女性卻不會出現變笨的情況。

您還在為體重過重煩惱嗎?現在除了外表美觀和健康因素之外,您還有更實際的減重動機──英國每日電訊報星期日引述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指出男性體重過重不但對健康有害,甚至還會變笨。

美國「佛萊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其中一項計劃,從1950年起,就針對大批肥胖者進行檢查,而在研究過1400名受試者的記錄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體型肥胖的男性,心智明顯較低,而這可能是因為體重嚴重過重影響到腦部血液循環,而且就算減輕一些體重,也只能阻止心智繼續下降,但卻不能恢復原有的腦力。

不過,一樣是過重,研究結果發現胖女人似乎就沒有變笨的情況,也就說,女性的體重跟心智狀況沒有關聯性。研究人員說,這可能跟男女脂肪分布區域不同有關。

不過,體重過重的女性聽到這裡,可別又找了藉口不減重,畢竟肥胖對心臟造成的壓力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都會讓健康狀況打折。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一堆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