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07-3-18 22:09:03

犀牛

據動物學家考究,五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犀牛不下十個,且一度生於歐洲和北美洲。時至今天,犀牛家族只剩下五個品種,主要分布於非洲和亞洲,部分品種的數量更下跌至歷史新低(見下圖)。犀牛粗略可分為亞洲犀牛和非洲犀牛兩種。亞洲犀牛可再分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三個亞種;非洲犀牛則只有黑犀牛和白犀牛兩個亞種。犀牛體積棚大,成年犀牛最重可達三千七百多公斤,但都是素食者。
現存犀牛數目大約不足一萬五千頭,其中不足一千一百頭由各地動物園和研究機構飼養,其餘一萬四千頭為野生犀牛。如下圖所示,不論是野生還是人工飼養的亞洲犀牛,數目遠比非洲犀牛低,其中爪哇犀牛更幾近絕種,只生下六十頭左右,生活於印尼和越南山區。一對成年雌雄犀牛能於發情期相遇,不發生衝突且成功交配的機會,可想而知實在不大。
把犀牛遷往動物園或人工飼養並不是靈丹妙藥,只能暫時解決部分問題,因為近親繁殖會導致遺傳基因遺失,逐漸削弱人工飼養的犀牛族群繁殖能力,最終可能令整個族群遺傳基因缺陷而滅亡。此外,疾病和遷徒異地亦容易引致死亡。故此,與其他瀕危野生動物的存護一樣,確保野生犀牛數量穩定和回升的工作刻不容緩。亞洲主流醫藥體系一般利用犀角為嬰兒退高燒或醫治其他疾病,現已廣泛以水牛角作代用品,惟劑量須加倍才能與犀角的藥效相比。一般人和傳媒工作者大都以為犀角只是強化性機能或作催情劑的藥材,這樣的誤會曾令環保工作者與亞洲傳統醫藥業人士難以溝通,幸好各地近年已有各式各樣的研討會和溝通機會,讓兩個不同專業範疇的人士聚首一堂,認真對話。
犀牛品種 ─ 野生犀牛數目 ─人工飼養犀牛數目
黑犀牛 ─ 2,600 ─ 約240
白犀牛 ─8,465 ─ 約710
印度犀牛 ─ 2,520 ─136
爪哇犀牛 ─約60─ 0
蘇門答臘犀牛 ─ 約300─ 17
總數 ─約14,000─ 約1,100 參考資料: http://www.jdps.tyc.edu.tw/PubAsp/D2_ShowOK.asp?K=2052
http://www.bjkp.gov.cn/bjkpzc/tszr/images/200311125320.jpg
-----------------------------------------------------------------------------------------------------------------------------------------------
起源
犀牛在地质时代中的第三纪时已在全球广泛地分布。

第三纪
始新世(距今5500∼3600万年前)
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此种犀牛的祖先与现代貘类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种森林犀牛在欧洲曾广泛存在过,个体很小且善于奔跑。

渐新世(约距今3600万∼2500万年前)
体型大的犀牛在渐新世出现,其中之一就是当时最大陆生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高大,腿长,颈也比现代犀牛长一些,体长约8米,身高5米。巨犀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渐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经全部灭绝了,生存了约3300多万年。现代在亚洲的苏门达腊犀牛之祖先亦是在渐新世出现的。

中新世(距今2500万∼1200万年前)
中新世的后期,出现了独角犀牛的祖先。目前,独角犀牛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亚洲。在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体型与现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

上新世(530萬∼180萬年前)
上新世后期(约300万年前),双角犀牛出现。而现今的双角犀牛有苏门达腊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第四纪(180萬年前∼今天)
第四纪时期人类已经出现,早期的犀牛以板齿犀、披毛犀为代表。
板齿犀个体巨大,5米长,身披厚甲,在额部生有大角,约2米长,牙齿的齿冠高,呈方柱状,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时期在中国华北的及欧洲等地曾有板齿犀生活;

汉诺威动物园内的犀牛披毛犀和猛犸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体及长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御寒冷,长鼻上有一对巨角,前面一支最长可达1米,生活在寒冷地带。这两种犀类先后在不同的时期都已经灭绝了。

現存的犀牛
在犀类的后代中,现仅残存有犀牛科的4属5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分布在亚洲的犀牛,已经濒临绝种。

特征與習性
現存犀牛的特征是蹄有3短趾﹐趾尖有寬而鈍的趾甲。除耳尖及耳緣外﹐犀幾乎其他部份無毛。犀牛多呈灰色或褐色﹐其中白犀牛的顏色較淡。犀牛視覺差﹐但嗅覺與聽覺靈敏。
犀牛多數生存于開闊的草地﹐稀樹草原﹐灌木林或沼澤地﹐其中蘇門答臘犀牛現代只能在森林深處找到。犀牛用尿與糞推區分領域範圍。
犀牛多獨居﹐個體之間很少接觸﹐只有白犀牛以約10只的數目群居。多數時候都會避開人類﹐但在交配季節時期的 雄犀牛﹐或帶領小犀牛的雌犀牛﹐稍受刺激就會攻擊任何目標﹐包括人類。其中黑犀牛是犀牛中脾氣比較壞者﹐會主動攻擊任何陌生的氣味或聲音﹐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在荊棘中也可達到45公里/小時的速度﹐在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的速度也很快。

種類
亚洲的犀牛有单角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两只角、全身长毛,最原始的苏门答腊犀牛。而印度犀牛是犀牛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爪哇犀牛要比印度犀牛小。因犀牛的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因此被大量滥杀,数目正在日渐减少,其中是属于祖先型的苏门答腊犀牛,几乎已完全见不到踪迹了。
非洲有白犀牛和黑犀牛两种,它们都是双角,白犀牛体型比黑犀牛大,白犀牛是现有犀牛中最进化的一种,在草原上由3-4头组成家庭族群,以草为主食,据说幼犀在食草之前的一段时期内,以吃父母的粪便来维持生计。黑犀牛喜欢居住在灌木丛中,单独生活,以小树枝及树叶为生。由于白犀牛和黑犀牛都喜欢吃草,所以它们的嘴的形态和马一样已变得十分扁平。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A%80%E7%A7%91”

http://monkeyshr.51.net/index/images/15_26_5970.jpg http://monkeyshr.51.net/index/images/200410207569.jpg http://monkeyshr.51.net/index/images/dscn1860.jpghttp://monkeyshr.51.net/index/images/XCA12021.jpghttp://monkeyshr.51.net/index/images/49.jpg http://monkeyshr.51.net/index/images/95-1.jpg http://www.china.org.cn/images/20235.jpghttp://www.bjkp.gov.cn/bjkpzc/tszr/images/200311125315.jpg      http://www.bjkp.gov.cn/bjkpzc/tszr/images/200311125316.jpghttp://www.xsnet.cn/img/2005-07/08/3128_1120833614_2.jpg
=================================================================


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2.jpg尤因它兽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3.jpg雷兽  犀类是哺乳动物奇蹄目中的一类,所有的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在第三纪时已经在全球广泛地分布。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万年前)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作为犀牛的祖先与现代貘类的大小差不多,祖先的森林犀牛在欧洲曾广泛存在过,个体很小而且会奔跑。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4.jpg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5.jpg 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6.jpg巨犀  大型的犀牛在渐新世(约距今3600-2500万年前)出现,其中之一就是最大陆生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高大,不仅腿长,而且颈也相对要长一些,体长约8米之多,身高达5米。在哺乳动物进化的历史上,曾以“巨人”的姿态独占一时,但辉煌的时光毕竟太短暂了。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渐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经全部灭绝了,持续了约3300多万年的历史。其中,现生亚洲的苏门达腊犀牛的祖先就是在那时出现的。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7.jpg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8.jpg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29.jpg大唇犀  中新世(距今2500-1200万年前)的后期,出现了单角犀牛的祖先,其后到了上新世后期(约300万年前)才有双角犀牛出现。目前,单角犀牛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亚洲;而双角犀牛有苏门达腊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现生的犀牛共是4属5种。在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个体的大小与现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30.jpg板齿犀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31.jpg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32.jpg披毛犀  另一类是以生活在第四纪的板齿犀、披毛犀为代表。板齿犀个体巨大,有5米长,身披厚甲,在额部生有大角,约2米长,牙齿的齿冠高,呈方柱状,草地上生活,在我国华北的更新世及欧洲等地曾有板齿犀生活;而披毛犀和猛犸象相似,巨大的身体及长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御寒冷,长鼻上有一对巨角,前面一支最长可达1米,生活在寒冷地带。虽然这两种犀类较为特殊,但先后在不同的时期都已经灭绝了。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33.jpg 白犀牛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34.jpg 黑犀牛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images/200581929835.jpg犀牛的进化  在犀类的后代中,现仅残存有犀牛科的4属5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特别是分布在亚洲的犀牛,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亚洲的犀牛有单角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两只角、全身长毛的苏门答腊犀牛,其中最原始的苏门答腊犀牛。而印度犀牛是犀牛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爪哇犀牛要比印度犀牛小。因为它们的角可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因此被大量滥杀,数目正在日渐减少,尤其是属于祖先型的苏门答腊犀牛,几乎已完全见不到踪迹了。而分布在非洲的有白犀牛和黑犀牛两种,它们都是双角,白犀牛体型比黑犀牛大,白犀牛是现有犀牛中最进化的一种,在草原上由3-4头组成家庭族群,以草为主食,据说幼犀在食草之前的一段时期内,以吃父母的粪便来维持生计。黑犀牛喜欢居住在灌木丛中,单独生活,以小树枝及树叶为生。由于白犀牛和黑犀牛都喜欢吃草,所以它们的嘴的形态和马一样已变得十分扁平。 http://www.bast.net.cn/bjkpzc/tszr/kg/42620.shtml

gameboycs 發表於 2007-3-19 22:58:51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