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owerS.Net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802|回復: 0

健康資訊~憂鬱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7-7 11:35: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男人的憂鬱症

據心理學家馬基爾博士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男人將生活重心只擺在一、兩種生活目標時,當目標一遭受壓力或有阻礙,就容易產生失落的危機感。
什麼是男人憂鬱症?

心理學家認為失落與憂鬱是息息相關的。對男人來說,常因強烈失落感產生自我認同的危機,例如自覺吸引力喪失,期望落空,自已在家庭或社會中的地位或價值低落,事業無法再進一步的改善時,就容易導致憂鬱的發生。
  
關於「男人的憂鬱症」,我們有必要檢視強烈失落感的危機來源︰

1. 事業成就目標與預設理想有差距︰當一個人的成就與自己所希望達成的目標有很大的差距或感覺挫折時,他往往會開始改變自己的個性及行為方式,並造成危機。
2. 自我理想沒有達成: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卻常因家庭、事業或社會的要求而自我壓抑。例如在成家後,男人對照顧妻子、孩子的責任;在事業上,現實與自我理想的相互矛盾。然而,就在這壓抑、甚至放棄自我內在的過程中,自我認同就產生危機。
3. 社會角色、地位的改變:以中年男人為例,一步入中年,他人與社會將賦予他與以往不同的社會角色及地位。如果他無法適應且認同,則會產生危機。
4. 家庭結構、角色的變化:男人步入社會後,便從依賴轉變成供養的角色;對中年男子來說,孩子長大了,或外出求學、工作,或結婚,家庭便成了空巢狀況。加上中年男人原本是家庭的主角,當孩子甚或妻子不再依賴他生活時,他的影響力變小了,家庭地位改變了,自我價值感降低,於是產生危機。
5. 身體健康情況日益減退:人們到了中年會知覺到自己的體力、智能活動力日益衰退,生理病症叢生,加上同事、朋友的健康不良,甚至年長親友的死亡,會使他們感覺來日不長,剩下沒有多少時日可以去實現他想做的事。這種感覺將使中年男人開始產生退縮,對現階段與以後的生活發生不良影響。
6. 失去吸引異性的魅力:對男人而言,從青少年階段開始,是否對異性具有吸引力,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認同。因此,男人往往在感覺其外表及生理狀況逐漸不能吸引異性時,會因失落感或為了補償它,而造成自我認同的危機。
7. 希望進一步追求個人的成長:男人如果發覺奮鬥多年,仍無法在家庭、工作、社會中獲得成就感,不安全感會讓他陷入生命中的停滯狀態。有些男人甚至會覺得例行的家庭及工作生活缺乏挑戰性、缺乏成長的機會,因而產生危機感。

遠離憂鬱有新主張

心理學家馬基爾博士發現如果愈能完成下述的七種生活目標,則個人的自我認同就愈高,失落感愈低。這七種生活目標是:

● 1.事業有成就
● 2.家庭幸福美滿
● 3.身體健康
● 4.社交關係良好
● 5.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
● 6.了解自己的潛能與理想的自我
● 7.擁有男性的魅力。

在馬博士的研究裡最有趣的地方是,如果一個男人只將生活重心擺在一、兩種目標,當追求過程一遭遇到壓力、挫折時,最容易發生失落的危機感。但當生活目標有多種方向,即使在追求上受到阻礙,也不致有太沈重強烈的危機感。在「新中年主張」裡,作者曾一再用哥德幾句振奮人心的詩激勵自己:「無論何事,只要你能,或夢想你能,就放手做吧!魯莽之中,自有天賦與不可思議的魔力。」人會老、會死,這是事實,但在每個人生階段裡,或許該想想我們是否太急著取悅別人,太以外在的成就及他人的標準來肯定自己。我們自己的生命樂章,不是非得請外來的樂團才會有美妙的音樂,自己內在的聲音或可奏出更美妙的音符。俗諺說得好:「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也許,其實沒有男人的悲哀與憂鬱,只有人「自己」才會讓自己坐困愁城。



女人的憂鬱症

從天生為女人到長大成熟,再到結婚生子,女人一生中多種角色的演變,總令人不知所措,甚至到了更年期,還會因荷爾蒙作祟而生病。

什麼是女人憂鬱症?

近年來,女人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重、越複雜。而女性患憂鬱症的比例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甚至更倍數於男人。自從女人開始在社會上與男人進行對等的人生目標,同樣努力工作、同樣承擔現實壓力的結果,女人還必須抵抗因生理上的天生差異所帶來的複雜狀況,有些飽受適應不良之苦的人,就容易罹患以下所謂專屬於女人的「憂鬱症」。  

一、經前情緒低落症

經常感覺倦怠、暴躁易怒、情緒起伏大、注意力無法集中、身體方面的不適(如乳房漲痛、下腹疼痛…)更會加劇情緒低落。

※如何自我調適:
1. 觀察並記錄自己的症狀至少兩個週期,找出主要症狀及症狀出現的時間(月經來前幾天開始,到月經來後幾天結束)。
2. 排定重要會議、面談與社交活動時,儘量避開身心最難過的日子。
3. 少量多餐,食物輕淡、減少鹽份、咖啡、酒精的攝取,減少抽煙。
4. 平時規律的運動,可減少漲痛的症狀。
5. 若經痛難忍,可就近向醫師要求Ponstan、Napmxen等止痛劑改善經痛的症狀。
6. 當上述方法仍無法改善症狀,就得尋求醫師協助,針對不同症狀以抗焦慮劑、抗憂鬱劑、荷爾蒙等藥物治療。
二、產後憂鬱症

一般產後憂鬱分成三類:

產後憂鬱
婦女在產後面臨荷爾蒙的巨大改變及照顧小孩的壓力,因此產後憂鬱極為普遍。50%∼80%的婦女在產後三天左右會經歷到情緒不定、脆弱敏感、激動或過度興奮、失眠、食慾下降等,通常只要家人多加給予諒解、支持與協助,多能自動改善。

產後憂鬱症
約10%的婦女,在產後數週後會有心情低落、食慾下降、失眠、覺得自己不夠能力照顧嬰兒,產生強烈的罪惡、無助感,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此時儘快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通常能有效遏止情況惡化。

產後精神疾病
這種狀況較少見,發生率僅為千分之一。通常在產後兩週內強烈呈現出躁動不安、意識混動、人格解離、失眠、妄想等症狀,未及時接受治療的個案,此症極有可能犯下拭嬰悲劇,所以必須儘速就醫,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悲劇。

三、更年期情緒障礙

停經前數年就可能出現頭痛、焦慮、憂鬱、易怒、記憶力減退等模糊症狀,有時還會伴隨明顯的身體不適:身體發熱、盜汗、面部潮紅、記憶力減退、陰道乾燥、性慾下降等,此階段同時面臨女性特徵消失、孩子長大離家、自我角色的轉換…。如果無法排解上述精神壓力,「更年期憂鬱症」就會由此開始。補充荷爾蒙通常可以改善上述症狀。但是如果仍調適不良,不妨尋求心理治療,幫助自己澄清問題,尋得解答。



青少年的憂鬱症

在歐美國家15%的憂鬱青少年會有自殺意念,5%會有自殺行為,自殺所導致的死亡,是青少年的重大死因之一。

什麼是青少年憂鬱症?

研究發現接近九成的青少年有時候會不喜歡自己,即使是適應良好的青少年,也常會在一日之間情緒起伏大且混亂,或有些青少年會有突然的憤怒現象,但不代表他們患有憂鬱症,因為青少年在宣洩情緒的方式上也常常超出成人的理解範圍與期待。所以要判斷孩子是屬於正常的情緒變化,還是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尤其需要成人提高警覺。
  
醫學研究發現,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體質遺傳因素、生活壓力事件與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那些有較高自殺傾向的,通常也都剛好是那些有犯罪、藥物濫用、受虐待、被疏忽、家庭溝通不良或解組等問題的青少年;研究顯示,經常經驗到嚴重絕望感與疏離感的青少年,七成以上有憂鬱的現象。 憂鬱的少年家,經常看起來敏感易怒、哀傷不快樂、常犯錯、自覺沒有價值、不易相處、好爭辯、好鬥而充滿敵意、失眠、不易集中注意力、自覺記憶力變差、對平常感興趣的課外活動也失去興趣、成績退步、不想參加團體活動或平日活動、朋友變少、經常抱怨頭痛、全身不適、沒有活力、體力降低、容易疲倦、沒有精神、突然變得厭食或貪食。

少年家的憂鬱傾向經常有跡可循

當青少年在學業上退步,或人際關係受挫(如與朋友吵架、和女友或男友分手、和家人衝突),甚至少數有特別情況的青少年(如同性戀、性別認同障礙),都很容易有疏離感而導致憂鬱。多數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或多或少會在言語、行動上流露蛛絲馬跡,例如覺得「我覺得沒什麼未來」、「生活不可能好起來了」;嚴重的絕望感更常會以下面的話說出來「活著不值得」、「我不會再煩你了」、「沒有我,你們會過的更好」、「我很希望一覺就不再醒來」。所以,當青少年突然寫信、把心愛的東西送走、告訴朋友師長絕望想放棄的感覺、有自傷的行為、對藥物或武器的來源突然感興趣等狀況,就有可能走入自我毀滅的歧途。

近八成的患者初次治療後可以完全復原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而且治療效果不錯的疾病。如何讓青少年在發現好友或同伴有絕望或輕生的想法時,告訴大人,並從旁協助成年人找到與他們的溝通管道,是協助憂鬱症青少年復原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必要時,以藥物、心理治療、環境輔導與支持,單一或多管齊下的方式治療,半數以上的青少年對藥物有很好的反應,近八成的患者初次治療後可以完全復原。當然,專家正確的診斷與評估是良好治療的必要基礎。



兒童的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不像大人一樣會呈現憂慮、失眠等明顯症狀,但最明顯的特徵是「活動力突然遲鈍」,例如,有一天突然坐著發呆,不再看漫畫和電視,有時會突然哭起來。

什麼是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非孩子個人的缺點或任何個性上的弱點,而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著兒童的感受、思考與行為。

兒童的憂鬱症不像大人有明顯的症狀指標。加上這時候的孩子,感情尚未成熟,情緒表達能力不夠,很容易會因「假性症狀」而被大人以為「只是偷懶罷了」。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甚至會突然不安而哭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來,情緒的低潮更可能演變至影響較嚴重的憂鬱症。

案例

小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經常抱怨,無論怎麼努力,她都彈不好鋼琴,作不好功課,亂發脾氣、功課變差、不想上學或上課上到中途,會當堂哭泣要回家。父母對小玲如此天壤之別的改變相當錯愕,有時反而更嚴格的要求她,把她當作不懂事的孩子,有時把她當作進入青春期階段反叛的孩子,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幫助。偏偏小玲之前是個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孩子,用功、聽話、守規矩、自律。小玲看到醫師時,已經休息兩週沒有上學了,母親形容她在家的生活,除了胃口不好,經常抱怨無聊心煩,作息不定外,實在看不出她到底怎麼了。兒童有時無法直接地描述自己心情,當他們在情緒低潮時,表現的行為有時似乎不一定與情緒的低落相關,然而他們不適應的行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整體行為的改變,常常是憂鬱症的徵候。

醫學上研究發現這些孩子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十二歲以前有重大失親、失怙或者失去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的經驗。
●身體或精神有被嚴重虐待、疏忽經驗的兒童。
●有家族憂鬱症、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史。
●兒童本身有較嚴重慢性的生理疾病。
●兒童的生活情境出現不良的溝通或不清楚衝突解決與表達的模式。
●兒童沒有學習或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承受著比其他多數兒童更多來自於生理、情感或社會壓力的兒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或者延遲治療,不僅僅對憂鬱症症狀的復原有影響,對兒童自我價值與人格發展也常造成損害,為避免惡性循環,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舉止有點奇怪或異常,一定要儘早請教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以免延誤治療。



銀髮族的憂鬱症

依世界各地研究老年人口的各種精神疾病中,以憂鬱症盛行率為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人痴呆症。

什麼是老人憂鬱症?

根據預估西元200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8.5%,堂堂變為所謂的老人國。依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全年總人口數的7%以上,即可稱為老人國,而當下台灣面對的老年人口遽增,更是最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根據高雄醫學院與成大醫學院精神科曾對台灣地區1500名,65歲以上的老人做
社區調查中發現,老年憂鬱症患者竟高21.1%。  

「老人憂鬱症」與「老人痴呆症」不同。
「老人憂鬱症」大致分以下四種類型︰

一、假性憂鬱症︰經常覺得食慾不振、頭重、容易疲勞、睡不著、口渴、便秘等,其實是情緒低落所致,卻以身體不適的症狀出現。
二、出現妄想︰悲觀想法強烈,如「自己所做的對不起孩子」,甚或有如精神分裂症者常見的被害妄想,當妄想太強烈,可能會企圖輕生。
三、焦躁不安︰時常坐立難安地來回踱步,不想與人交談,也無法平靜下來
四、呈現癡呆︰呈現意志力低落、判斷力遲鈍、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如病患會經常結結巴巴地說︰「我不知道了」、「我不會了」,反應顯得遲鈍。乍看之下,與癡呆極為類似,但只要經過檢查測驗,就不難區分(若真的是癡呆,症狀是無法改善的)。

憂鬱症老人會愈來愈多嗎?

答案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一、國人平均壽命增加,老人人口增加,老人憂鬱症患者增加比率正相對提高。
二、環境變遷快速,年紀越大的人越不易適應新世代的變化速度、越難承受太大的壓力而發病。
三、慢性病隨年紀與時代盛行遽增,由身體疾病引發之心理憂鬱人數隨之增加。
四、過度使用藥物也是造成憂鬱症患者增加之主要原因,如某些抗精神病藥及降血壓藥。
五、精神科醫師的人力及專業訓練有效增加,診斷能力、工具也跟著有效加強,因此,正確診斷出憂鬱症的病人也增加。

因此,當你明顯發現,家中的老人家開始變得精神越來越不好,不常笑,嚴重健忘,或經常失眠,卻以為是「年紀的關係」或「癡呆的緣故」而置之不理的話,是相當危險的,你不僅很可能會因此延誤就醫,更可能會因一時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遺憾。所以,請務必考慮憂鬱症的可能,儘早請教專業醫師。

※老年人使用抗鬱病藥物時,因藥物之吸收及排泄之故,最好是從少量開始,寧可選擇副作用少、藥性緩的藥種,避免因不舒服副作用而中斷服藥。其他相關注意事項,請務必請教專業醫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InPowerS.Net

GMT+8, 2024-4-18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