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上是沒有差別,只是「正俗之別」罷了!「正」者,教育部所頒定的
「標準國字」也;「俗」者,一般民眾依其習慣書寫之字體也。有時兩者
並沒有衝突,但有些則互異,而教育部將一些非「正字」的「俗字」定為
「異體字」,常見的「正字」與「俗字」如下所示:
【正 字】→【俗 字】 【正 字】→【俗 字】
=========== ===========
裡 → 裏 夠 → 够
果 → 菓 韭 → 韮
吃 → 喫 才 → 纔
晒 → 曬 鏽 → 銹
迺 → 廼 迴 → 廻
麵 → 麪 豬 → 猪
貓 → 猫 廁 → 厠
廚 → 厨 點 → 点
參 → 叁 麻 → 蔴
雞 → 鷄 跡 → 迹
裡
名詞
1.衣服內層的襯布。
2.內部。如:「裡應外合」、「裡面」。
3.指一定的空間範圍。如:「這裡」、「那裡」。
4.指一定的時間範圍。如:「夜裡」、「暑假裡」。
助詞
句末語氣詞,無義。同「哩」。
宋˙辛棄疾˙謁金門˙山共水詞:「因甚無個阿鵲地,沒工夫說裡!」
裏--「裡」的異體字。
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如果只找 "裏"這個字
意思是"裡的異體字" ,兩個是相同的意思...只不過寫法不同而已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