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owerS.Net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65|回復: 0

中秋名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9-16 09:13: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中秋節的主角則是高掛天空的一輪明月。皎潔的明月,自古就是人們吟詠歌頌的對像,中秋節的月亮,更令人有溫馨的感受。
中秋一詞,最早於周禮記載:所謂中秋,是因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或稱八月半。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酷熱的夏天過後,天朗氣清,萬里無雲的秋夜天空,正足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因為傳說月宮中有蟾蜍,所以俗稱月宮為「蟾宮」;因為吳剛伐桂的傳說,使得月亮有桂月、桂宮、桂輪的別稱因為嫦娥奔月,嫦娥成了廣寒宮主--月神娘娘。


中秋祭月  明朝人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供品則必須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拜月用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偏照菩薩,下繪月輪桂殿,有一兔人立搗藥於其中。到了清朝稱月光紙為「月光馬兒」,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祭月後將其焚燒。
秋節賞燈  浙江於中秋夜放羊皮小水燈「一點紅」,江面上佈滿了數十萬盞燈,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據說水燈是為討江神喜歡,並非純粹為了觀賞。
錢塘觀潮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觀,即錢塘觀潮。由於錢塘江口地形類似一漏斗,每當海潮湧至,受到漸進漸狹的地形影響,波浪便重重疊疊堆積成一道水牆,聲勢極為壯觀。
走 月 亮  飲宴過後,婦女盛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之「走月亮」。據說走月亮還可以去百病。
中秋求子:結婚尚未生育的婦女,在中秋節的晚上,到人家的菜園裏偷摘一顆瓜,偷到以後抱回家去,據說這樣明年就可以生個胖娃娃。
拜土地公:中秋節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除了祭祀土地公之外,農民還得在田間插設「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夾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間,插好土地公拐杖後,再以月餅祭祀。由於中秋有「秋報」的含義在,所以也有農村在此夜聚資演戲,俗稱「謝平安」。
秋夜偷菜:未婚的少女在中秋夜偷得別人的菜圃中的蔬菜,就表示她將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尪;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項習俗。
聽    香:家中婦女先在家中的神像前燒香,表達所欲問卜的事項,請示過出門的方向後,便持香出門。以路上所聽到神明認可的答案為止。
據說中秋夜的天氣還和來年元宵夜的天氣互為因果。俗語道:八月十五雲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又道:雨打上元燈,雲罩中秋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InPowerS.Net

GMT+8, 2025-4-10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