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師鏡頭中的八路軍 
 攝影師資料:
 沙飛(1912-1950),原名司徒傳,1912年5月5日出生在廣州。曾在汕頭無線電臺當報務員。1935年6月參加上海黑白影社。1936年9月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1936年以“沙飛”爲筆名在《生活星期刊》、《作家》、《光明》、《良友》、《時代》、《中華圖畫》、《中流》等報刊發表魯迅的照片;1937年在《中華圖畫》、《生活星期刊》發表“敵人垂涎下的南澳島”、“南澳島--日人南進中的一個目標”組照;1936年、1937年先後在廣州、桂林舉辦個人影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前往華北前線,擔任全民通訊社攝影記者;9月採訪平型關大捷;10月參加八路軍,正式改名爲沙飛,成爲人民軍隊第一個專職新聞攝影記者。先後擔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編輯科科長兼《抗敵報》社副主任、新聞攝影科科長、《晉察冀畫報》社主任、《華北畫報》社主任等職。
 
 1949年12月15日在石家莊住院時,開槍打死爲他治病的日本籍醫生津澤勝。1950年2月24日原華北軍區政治部軍法處判決沙飛以死刑。1950年3月4日在石家莊執行。時年38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沙飛的家屬對該案多次提出申訴,要求再審。北京軍區軍事法院經數年調查,復審查明:沙飛是在患有精神病的情況下作案,其行爲不能自控。1986年5月19日北京軍區軍事法院判決:撤消原華北軍區政治部軍法處判決。
 
  
 戰鬥在古長城(1938)
 
  
 挺進敵後(1937)
 
  
 八路軍再次光復紫荊關(1944)
 
  
 攻佔長城要隘白石口(1937)
 
  
 長驅出擊 八路軍騎兵通過平型關,出擊日軍。
 
  
 活躍在青紗帳裏的騎兵團(1938)
 
  
 英勇衝鋒(1940)
 
  
 陳莊戰鬥(1939)
 
  
 肉搏(1938)
 
  
 屹立在恒山之巔的八路軍哨兵
 
  
 左至右:舒同、聶榮臻、楊成武、聶鶴亭 (1940百團大戰)
 
  
 攻克淶源東團堡(1940百團大戰)
 
  
 號角
 
  
 歡迎俘虜(1940百團大戰)
 
  
 120師359旅王震旅長對日俘談話(1939)
 
  
 衝鋒(1939)
 
  
 巷戰(1939)
 
  
 走天橋(1939)
 
  
 刺殺訓練
 
  
 白求恩做手術(1938 山西五台松岩口)
 
  
 八路軍將領賀龍(1939)
 
  
 民兵上火線,用土槍土炮配合八路軍作戰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19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