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動植物種類
水生動物
水中的世界有了植物之後...
自然而然的就會引來吃植物的動物...
水生植物的種類越多...
吃植物的動物種類也就越是五花八門...
有了這些動物之後又引來吃動物的動物...
水裡的世界就更熱鬧了...
生活在水中的動物...
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兩棲類、爬蟲類、魚類、甲殼類、 軟體動物和水棲昆蟲等...
=============================分隔線=============================
兩棲類動物
兩棲類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
它們的棲息地是跨越水域、陸域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
而且...大多數的兩棲類的幼體生活在水中...
成體〈成熟的個體〉則回到陸地上生活...
加上它們的皮膚和人一樣...
是完全暴露在空氣中...
光溜溜、滑溜溜、溼答答的...
沒有鱗片之類的堅硬的構造保護...
所以...它們比較喜歡潮濕的環境...
以上所說的...就是兩棲類動物的兩大特徵...
在台灣兩棲類包括...
蛙類、蟾蜍和山椒魚三種...
由於台灣氣候溫暖潮濕...
因此...整年都可以看到兩棲類動物在活動...
很少受到冬眠或夏眠的影響而看不到...
以最接近人們生活的蛙類來說...
春天這段時間是它們的最愛...
只要一陣雨...就可以讓你有整晚聽不完的結婚進行曲...
盡情享受最天然的美妙音樂...
大多數的蛙類皮膚濕潤、光滑...
而且...皮膚會不斷的分泌黏液...
好隨時保持濕潤...
成熟的個體外形分為頭、軀幹、四肢,腳上有蹼...
可以行走、跳躍和游泳...
會用舌頭彈出捕食小昆蟲或馬陸、蚯蚓、蝸牛等,屬於肉食性...
繁殖時雄性會由上抱住雌性...
刺激雌性產卵〈因為成體沒有交配器官,沒有真的交配行為,所以稱為假交配。〉...
卵沒有堅硬的外殼保護...
但是有厚厚的膠質包在最外層...
幼時的蝌蚪生活在水裡...
以鰓呼吸...會吃落葉的碎片、石頭上的藻類...
也會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別的蝌蚪或小動物的屍體...屬雜食性...
最後...蝌蚪會慢慢長出後腳...再長出前腳...
由鰓呼吸改成用肺呼吸...
尾巴慢慢縮短...變態成成熟的個體開始陸地上的生活...
成蛙半坐在水中〈背面〉 側面 正面
成長過程

卵 孵化中的卵 剛孵化的蝌蚪

蝌蚪 幼蛙〈可見尾巴〉 幼蛙〈可見尾巴〉

成蛙
其他兩棲類動物圖片

台北樹蛙 樹蛙 蟾蜍
============================分隔線============================
魚類
說到魚類...相信小朋友們都不陌生...
它們是餐桌上的常客...不過是被吃的就是了...
魚類生活在水裡...
身體的外形可以區分為頭、軀幹、尾和鰭四部分...
鰭是魚類的運動器官和平衡器官...
多數魚類會擺動鰭在水中游動...
或是維持在一個固定的地方...
皮膚外層包著鱗片...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此外...仔細觀察會發現到一或二條的側線...
魚使用鰓在水裡呼吸...
所以...我們如果翻開鰓蓋...
會發現魚的鰓總是鮮紅色的...嘴巴也總是一開一闔的...
魚類的體型各有不同

紡垂形 側扁形 縱扁形
魚鰭的數量〈胸鰭、腹鰭、臀鰭、尾鰭、背鰭〉

魚的身體構造
如果你還想再觀察仔細些...
那麼魚身上有沒有橫帶、橫斑、縱帶、縱斑,數量多少、什麼顏色...
或是有沒有斑點...即斑點的顏色、形狀、分不等;鱗片的形狀是圓形的...還是別的形狀...
=============================分隔線=============================
甲殼類動物
河裡除了魚類之外...
最令小朋友歡喜的小動物還有蝦子和螃蟹...
蝦子和螃蟹的身體...外面都有硬殼保護著...
可以大分為頭胸部、腹部...
身上的腳多的不像話...總共有五對...也就是有十隻腳...
有的用來走路...有的用來保護自己的地盤...
蝦子、螃蟹是水裡的清潔人員...
水草、動物屍體、體型比它小的小動物...都是它的美味佳餚...
但是...有的可是捕捉獵物的高手...

蝦子 河蝦 河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