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型熊 |  | 棕熊 |  | 棕熊是最有名,也是最廣為分佈的大型熊。 分佈地區和棲息地
棕熊的不同亞種源自於歐洲的北、東和西部地區、亞洲北部地區、日本、加拿大和美國。
在美國,棕熊也稱為「灰熊」 (Grizzly Bear),因為熊毛的末端呈灰白色。棕熊在歐亞的亞種分佈從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到堪察加半島,以及遠至希臘和南邊的伊拉克。
棕熊喜歡生活在凍原和孤立的深山地區,其中有遼闊的森林提供豐盈的食物。一隻熊平均需要 100 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間。領域大小則視所能提供的食物而定。由於棕熊通常會互相迴避,牠們的領域有時候會重疊。
外形、高度和重量
棕熊的頸背上有明顯隆起的肌肉。爪子上的毛色會因分佈地域而異,從幾乎全黑到棕色、灰色到紅色,以至淡棕色都有。最大的棕熊居住在阿拉斯加的海岸:阿克熊 (Ursus arctos middendorffii) 是陸地上最大的掠食者,至今仍可看到。直立的時候,可高達 3 公尺。阿克熊重達 800 公斤。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棕熊可高達 2 公尺,重達 250 公斤,而母熊比較輕,約重 160 公斤。灰熊的體重大約 150 公斤,並沒有比黑熊重很多。
食性
棕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植物、魚、腐肉、鳥、哺乳動物和其他食物。然而,有 4 分之 3 的食物是樹根、漿果和草本植物。如果有機會,牠們也很喜歡闖入農田,吃人們所種的作物如玉米、馬鈴薯、蕪菁或甘藍等。蜂巢也是一道很受歡迎的甜點。阿拉斯加棕熊視遷移的鮭魚為美味的菜餚。反之,北美棕熊 (Ursus arctos horribilis) 則偏愛腐肉。
生活形態
棕熊都是獨行俠,從春天到秋天在自己的領域遊蕩。除了人類,牠們沒有天敵,對於那些無法捕獵的動物,牠們都避免接近。在寒冷的季節,棕熊在洞穴或地洞裡冬眠,仰賴體內所儲存的脂肪維生。牠們的體溫下降攝氏 4 度,以避免能量消耗,心臟和呼吸頻率也會跟著減緩。
群體行為和繁殖
棕熊在 5 月至 7 月的交配季節才開始與其他熊打交道。經過 6 到 9 個月的妊娠期,2 隻幼熊通常在冬天的巢誕生,接著的 1.5 年會在母熊的照顧下成長。小熊在這 2 至 3 年期間,由母熊教導,學習生存之道。之後,牠們就得尋找自己的領域。
現狀
全球的棕熊大約有 10 萬隻,分佈在亞洲南部、西南地區、西藏和喀什米爾的棕熊列為瀕危。
往昔分佈於歐洲廣大地區的棕熊早已滅絕。現存棕熊小族群的分佈地區包括斯堪的那維亞、俄羅斯、斯洛維尼亞、庇里牛斯山和義大利的阿布魯茲山脈和弟蘭提諾山谷。根據全球自然基金會,棕熊急需更多的保護計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