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年齡實為137億年「嬰兒宇宙」照片公開
宇宙年齡實為137億年「嬰兒宇宙」照片公開
2003-02-14 08:49:43

新華社華盛頓2月12日電(記者毛磊)借助美國宇航局的微波背景輻射探測器,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新獲得了「嬰兒期」宇宙迄今最精細的照片。這一照片細節如此豐富,以致於一些科學家認為它是近幾年來基礎科研領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據《紐約時報》12日報道,這張照片是美宇航局「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頭一年觀測結果的結晶,通過將其所包含的數據與其他天文觀測結果進行比較,天文學家們為宇宙的年齡、組成等找到了更為準確的答案。他們根據新照片得出的測算結果顯示,宇宙年齡約為137億年,這一結果的誤差率僅為1%,是到目前為止獲得的最高精度;在構成上,宇宙中原子佔4%,暗物質比例為23%,剩下的73%全部是暗能量;另外,從幾何結構來看,宇宙是「平坦」的,並將永遠膨脹下去。上述結果使天文學家們倍感欣喜。研究小組成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施佩爾格爾認為,這張照片回答了過去20年來驅動宇宙學研究的一些最重要問題,包括「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原子」以及「宇宙年齡究竟有多大」等。
這些結果也為驗證「大爆炸」等宇宙學基本理論提供了更準確、更有力的支撐。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巴卡爾說,在哲學意義上,它們標誌著宇宙學研究由不確定進入了確定階段。
除了驗證現有理論外,科學家們從這張照片中還獲得了一些令人意外的發現,比如說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可能在「大爆炸」後2億年就開始發出光芒,比此前所認為的要早幾億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泰格馬克指出,類似的觀測結果「將是未來5年中所有宇宙學研究的基石」。耗資1.45億美元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2001年6月進入太空,運行軌道位於距地球約160萬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點」附近,主要用於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按計劃它的使命還將繼續3年。微波背景輻射是導致宇宙誕生的「大爆炸」留下的「餘燼」,早先的研究發現,微波背景輻射中存在著細微的溫度波動,這些波動中保存著「大爆炸」後約38萬年時宇宙的原始結構,現今宇宙中的星系等正是在這些結構基礎上形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