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owerS.Net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06|回復: 0

大雁塔:傾斜似山倒 回正如抽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21 19:42: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經過近三百年的迅速傾斜后,千年名塔大雁塔開始緩慢回正。1996年,經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實地測量,結果顯示大雁塔的傾斜度達到1010.5毫米。從1997年開始,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傾斜的趨勢不但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出現了緩慢回彈,截至2006年底,大雁塔已向傾斜的相反方向回彈了9.4毫米,報告還認為,塔身總體傾斜量相對穩定,且回彈趨勢未變。   康熙年間已經開始傾斜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西安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時隻有五層,武則天時重修,后來又經過多次修整。現在的塔是七層,共64米,呈方形角錐狀﹔塔身為青磚砌成,各層壁面作柱枋、欄額等仿木結構﹔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的杰作。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鑲嵌著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一塊是《大唐三藏聖教序》﹔另一塊是唐高宗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側蔓草花紋,圖案優美,造型生動。這些都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
  目前從史料中發現關於大雁塔傾斜度的准確測定最早是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當時測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傾斜了198毫米。到1941年,測定大雁塔已經向西北傾斜了413毫米。
  地下水過度開採成元凶
  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採,從1945年起大雁塔的傾斜速度開始加快,1985年到1996年,大雁塔更是以平均每年1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傾斜,到1996年,經國家測繪單位實地測量,測量的結果顯示大雁塔的傾斜度達到1010.5毫米。
  1981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因下雨而倒塌,為陝西的文物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鐘許多文物專家也由此開始意識到大雁塔傾斜的嚴重性。從1982年起西安市文物保護管理部門開始組織專家進行研究查找原因。經過研究后專家們認為:導致大雁塔傾斜的主要原因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雁塔的自身因素如材料結構整體性差在歷史上曾經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塔的基礎處理不均勻以及古塔的防水、排水不暢等另一個方面是人為造成大雁塔周圍環境的破壞。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西安自古以來的水源結構就比較單一,到1995年,西安年用水量達到3億立方米,幾乎全部來自地下水。伴隨地下水超採而來的是各種地質環境災害,到20世紀90年代,西安城區中心一帶地面沉降速率發展到每年80到120毫米,地面下沉最多超過2.6米。特別是隱藏在地下的地裂縫,更直接威脅著地面建筑的安全。接著西安市地面也出現了嚴重沉降 城市規劃區出現7個較大沉降漏斗區市區沉降量大於500毫米的面積高達30平方公裡。大雁塔的傾斜就是因為其地面不均勻沉降過快造成的,國家測繪局第一測繪大隊的測量發現 2004年大雁塔塔下地勢較1985年累計下沉了1189毫米。專家們一致認為:大雁塔的傾斜就是因為其地面不均勻沉降過快造成的該塔西北地面嚴重的沉降終於使大雁塔向西北方向的傾斜程度加劇。還有專家認為:大雁塔的塔體向西北傾斜與其所在的地質構造帶也有關系由於大雁塔正好處在關中地質大斷裂帶的邊緣而且又同時處在其西北方向漏斗形的下沉結構的邊緣這就無法保証大雁塔塔身的穩定性。如果遇到地質運動或人為破壞塔身地基的活動大雁塔向西北傾斜就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如果不治理甚至還有倒塌的可能。
  塔身回正需要一千年
  大雁塔傾斜問題引起了陝西和西安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省、市政府從大環境治理方面入手積極採取各種有效的整治措施遏制西安城區因超採地下水而引起的地裂縫擴延和地面沉降。1996年,西安市政府對大雁塔周邊單位的400多口自備井實施封井措施。從1997開始,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傾斜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並開始緩慢“回位”。根據測繪部門的報告,截至2006年底大雁塔已經向傾斜的相反方向“回位”了9.4毫米,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並且做出了“總體傾斜量相對穩定,且回彈趨勢未變”的結論。專家認為,按照目前“回位”速度,不出現意外,大雁塔千年后有可能回歸原位。
  據西安市文物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為有效保護大雁塔的自身安全,國家和省、市文物部門多次調撥資金對大雁塔塔身、塔頂等部位進行維修,大雁塔目前的保護狀態尚且良好。但是,近年來大雁塔周邊一些大面積商業開發,已造成用於保護古塔的觀測井水位上升。文物部門希望在大雁塔周邊的各種商業開發中,相關部門應積極與文物保護部門及時溝通情況,避免不良開發對這座千年古塔造成新的安全威脅。
  世界著名斜塔──比薩斜塔(鏈接)
  比薩斜塔位於意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高54.5米,直徑16米,分為8層,通體都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大約在10世紀,鐘塔建到三層時就發現向南傾斜,被迫停工。94年之后,比薩人建塔之心不死,找來著名工程師皮薩諾反復測量,証實此塔雖斜,但無倒塌之虞,便又繼續修建。它從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經歷了176年。但由於塔身過重,地質鬆軟,因此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傾斜。到1999年1月,塔頂比中軸線偏斜已達4.8米。
    《人民日報》 (2007-03-29 第14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InPowerS.Net

GMT+8, 2025-5-12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